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您的位置: 首页 > 会员专区 > 协会简介

关闭此页
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发布时间 : 2017-04-07       [浏览次数: ]

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林树青

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章程规定,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国特检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主要议题是:总结五届理事会工作,进行理事会换届选举。下面,我代表中国特检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过去七年特检行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2012年以来,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逐步迈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等系列深刻变革,特检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纲要,按照“创新发展、真抓实干、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六大工作体系,在行业规模、安全保障、科技创新、整合改革、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394.35万台,比2012年底增加约70%;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达76925家;作业人员持证1216.67万张;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472个,其中系统内检验机构282个,行业检验机构和企业自检机构190个。另有:型式试验机构42个,无损检测机构531个,气瓶检验机构2027个,安全阀校验机构614个,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检验机构294个。截止2019年11月,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持证11.7万张,无损检测人员持证23.1万张。


二是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在总局特设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特检行业以及相关各方共同努力,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从2012年底到2018年底,特种设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减少了3.95%、23.29%和80.79%,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率由0.517下降至0.22。

三是科技创新卓有成效。七年来,特检行业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协会成员单位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各类科研课题400余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00余项。

四是整合改革取得突破。按照国务院以及中央编办和总局的部署和要求,特检行业积极推进和参与整合改革,目前已有包括江苏、湖北、甘肃、山东、广东、大连等10余个省市开展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整合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下一步特检行业开展更深层次整合奠定了基础。

五是特检品牌价值凸显。近年来,特检机构作为一支中坚力量,为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和国民经济安全平稳运行做出突出贡献。中国特检院、南京市特检院、浙江省特检院等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特检行业的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

二、七年来协会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根据中国特检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所确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始终以“服务会员、服务政府”为宗旨,紧紧围绕我国特检行业发展目标,积极推进行业发展进步,稳步加强协会各项建设,基本完成了本届理事会所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特检行业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围绕重大政策研究,当好参谋助手。

协会是联系政府、行业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七年来,协会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己任,把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充分肯定。

第一,积极参与重大政策研究。受总局特设局委托,组织行业专家参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国质检特〔2016〕91号)、《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质检特函〔2017〕533号)等重要政策文件研制。充分调动行业资源,积极为重大政策研究制定发挥专家智库和组织协调作用。

第二,认真做好重要法规修订。受总局特设局委托,协会组织和参与了《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则》、《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监督管理规范》、《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监督检查规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多项重要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工作,为健全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三,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和特检行业发展需要,围绕特种设备检验改革、行政许可改革、重要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制修订、行业检验检测机构普查、投诉举报核查、价格收费、信息化建设等主题,深入组织开展行业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系统的调研报告报送主管领导部门。完成总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许可系统建设,及时、客观、公正地为监察机构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行业进步。

七年来,协会按照行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坚持把聚焦和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作为重要抓手,在承担政府采购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团体标准建设、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推行检验责任保险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发展进步。

第一,积极承担政府采购服务。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新要求,总局对鉴定评审机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鉴定评审、监督抽查由原来指派方式改变为通过政府采购参与投标的方式开展。协会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承担评审任务,不断扩大评审范围。2018年先后承担了总局、上海、天津、辽宁、山西、烟台等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压力容器生产单位鉴定评审与获证单位的证后监督抽查工作。七年来,协会累计完成现场评审2800家,监督抽查840家,圆满地完成了政府各项采购服务。

第二,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培训工作。七年来,协会基于信息化平台和手段,优化改进了培训方式;同时建立和夯实各类考试基地16个;编著教材21套40余本、大纲30多项;联合18个省市20多家协会和机构共同组织开展培训,培训工作质量和效率均大幅提升。二是调整考核工作。受与行政机关脱钩等政策调整影响,协会将长期以来实行的“培训-考试”一体化模式变更为专职从事考试工作,并调整了考试方式、内容和程序,不断提升考试工作质量。截至2019年11月,协会组织开展各类资格考试560余期、12万余人次,对于以考促学、以学促用,不断加强特检行业技术队伍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三是组织技能竞赛。协会连续举办五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为特检行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广阔舞台。部分竞赛前三名选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通过组织技能竞赛,营造了选拔行业技能精英、培育特检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第三,着力开展团体标准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行业标准、大力发展社团标准的指示精神,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协会积极组织开展了团体标准建设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协会已制定并颁布《起重机械 安全状况评估》等团体标准10项,另外已完成团体标准立项34项。通过探索开展协会团体标准制定,增加了特种设备标准的有效供给,促进了特种设备创新技术转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四,引导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七年来,协会连续开展三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积极引导行业科技创新,累计151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发放奖金合计241万元。协会主办的科技奖评奖活动,激励了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新热情,为促进特检行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对今后一个时期特种设备科技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五,继续推行检验责任保险。协会针对会员单位推出的《检验机构人员意外伤害及检验责任险》,逐步得到广泛认同。自推行检验责任保险以来,个险累计赔付334万元,检验责任险累计赔付422万元。保险及时赔付,减少了会员因民事责任赔偿带来的经济困扰,有效地维护了会员单位及其检验检测人员的合法权益,规避了责任风险,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2018年以来,协会还联合保险公司将传统投保续保方式改进为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网上注册办理方式,进一步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强化使命责任担当,服务社会发展。

自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协会始终注重增强引领行业进步、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立足特检行业,服务中心工作上下功夫,取得长足进步。

第一,深化国际合作,扩大影响力。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协会于2018年正式与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签订合作协议,成为ASME在中国的无损检测人员资质认证及指定考试机构(ASME ANDE CN),开创了中国无损检测人员资质国际互认工作的全新局面。同时,协会还与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德国金属材料研究所(BAM)合作,联合开展数字射线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国际合作促进了我国特检行业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特检”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发挥行业优势,激发贡献力。特检行业始终以做好政府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为发展宗旨,只要国家一声令下,特检铁军总是毫不犹豫、冲锋在前。无论是航天发射塔架和氢储罐、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升降机械等重点设备设施,中缅油气管道、煤液化工程、上海迪士尼等重大工程,还是十九大、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全运会、70周年国庆阅兵式等重大活动;无论是全国油气管道隐患整治、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燃煤锅炉节能减排、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等专项工作,还是特种设备安全进校园、普法活动、科普宣传等公益行动,特检行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以赴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赢得广泛赞誉。

第三,规范行业秩序,强化公信力。协会始终注重履行加强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从业守则、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营造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运行良好环境。针对当前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恶性低价竞争、检测工作造假现象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协会专门在民政部备案成立无损检测工作委员会。该工作委员会通过修订《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规则》、组织专题工作会议和区域性同业会等,积极倡导行业自律,逐步形成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不断规范行业秩序,增强行业公信力。

第四,开展帮扶援助,增强向心力。按照总局特设局统一部署,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检机构实际需求,协会秘书处研究建立技术帮扶机制,精心组织专家制订详实帮扶方案并有效实施,同时承担帮扶相关的全部费用;针对部分无损检测机构业务锐减的实际情况,协会秘书处累计减免相关机构评审费用300余万元。除此之外,着力解决西部地区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17年底,在总局特设局统一安排部署下,中国特检院牵头组织各地特检机构共计11家单位奔赴青海、西藏和新疆建设兵团三地,联合开展为期近2个月的特种设备检验大会战。共完成三地360余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万余台套设备检验、近5千余台套设备排查。通过组织大会战,提升了各地政府、社会民众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促进了西部地区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协会及其会员组织开展的各项帮扶援助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特检行业整体能力提升,解决了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向心力。

第五,组织行业活动,提升凝聚力。特检行业的发展壮大,对树立行业共同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特检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特检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相继举办了全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羽毛球比赛、围棋比赛和乒乓球比赛,参与单位共计203家,参与人数累计达1545人。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特检机构的文化生活,为会员单位交流融合搭建了良好平台,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凝聚力。

(四)巩固自身各项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全局意识,规范协会各项工作,加强与协会理事单位的沟通服务,始终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年来,协会通过持续巩固自身各项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第一,严格落实脱钩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方案要求,协会作为第三批试点单位,快速启动实施并于2018年2月完成了各项脱钩工作,主要包括机构职能调整;人事、财务、资产、外事等管理制度调整;在中央机关工委的领导下,建立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党支部,强化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

协会脱钩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再作为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协会依法登记,独立运行,业务工作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脱钩后,协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广泛代表性、专业性的特检行业非营利性机构,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相关部门的方针政策,积极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又要加强特检行业自律,服务特检企业发展,维护特检市场竞争秩序,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对外民间交往,同时还要争取承接国家各部委向协会购买服务的项目。

第二,发展充实会员队伍。协会秘书处按《章程》要求,认真做好会员发展工作,积极吸纳新成员,壮大会员队伍。截止2019年11月,协会会员单位达959家,与2012年第五次会员大会时相比,会员数量增加了44.6%,协会现有会员包括综合检验机构351家,无损检测机构425家,其他检验机构183家。会员不断扩充,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实力不断增强。

第三,稳步加强内部建设。在内部管理方面,以民政部、国家审计署、总局巡视组等单位对协会开展专项审查发现的问题整改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收费管理、综合事务管理、人员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协会秘书处工作水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对协会网站相关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试系统、培训系统、注册系统进行重大改版,增设了相关程序,不断优化协会网站建设,目前协会网站已建成集八大功能在内的特检行业沟通交流工作的重要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度挖掘行业资源,初步形成了协会专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库,为协会更好地服务政府、行业和会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代表,七年来,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在推动行业发展进步、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得到了行业充分认可。协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号召力越来越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行业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特检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在过去几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各级领导的关心、全体会员单位的努力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向市场监管总局特设局及相关司局、各地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全体会员单位,以及协会秘书处、办事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按照大会议程,我们将选举产生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和新一届领导机构。我相信,新一届理事会一定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特种设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肩负起特检行业赋予的历史重任,为推动特检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我祝愿特检协会再创辉煌成就!祝愿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开户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和平里支行

账  号:110060224018010003152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6号四层

邮编:100029       E-MAIL:casei@casei.org.cn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10-59068824

京ICP备1405374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53号

微信公众号

CASEI-CASEI